当前位置:首页 >> 沙蒿

农民日报让人们远离黄曲霉素污染0番薯属

2022-10-26 00:45:21  思茅农业网

农民日报:让人们远离黄曲霉素污染

6月16日报道,近日,记者就黄曲霉毒素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以期为公众答疑解惑。据介绍,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集峰曲霉和特曲霉等产生的一类含有二氢呋喃环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包括B1、B2、G1、G2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和M2等,其中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为B1,系迄今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专家指出,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了农产品和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其含量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健康构成风险。因此消费者不必过度恐慌,且微量的黄曲霉毒素是可以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排毒能力排出体外的。李培武表示,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花生、玉米、稻米、棉籽、小麦等大宗农产品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我国每年因霉变毒素污染造成粮食损失达200多亿公斤。同时,易受污染的还有牛奶、油、果、茶、酱油、醋、饮料及中药材等120多种农产品、食品及饲料。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源于霉菌的生长,当霉菌处于高温、高湿或与其他霉菌竞争的应激情况时,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例如生产过程中,选择下雨天收获、不及时晾晒等会导致农产品霉变;加工过程中,去壳导致果实破损残留在加工品中;加工储存环境温度高且潮湿等也会增大霉变的几率;运输过程中,海运或高温高湿的运输储存环境也容易导致霉菌生长产生黄曲霉毒素。农业部在2013年颁布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规程》,在农产品种植前,生产者应选择符合国标且完整无损的种子,播种一般当5cm土层温度稳定在12℃~15℃,霉菌就失去了滋生条件。种植和收获期间,可通过调节田间土壤温度和湿度、预防病虫害、收获后干燥、防止作物果实或种子破损等措施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及时剔除发霉、发芽、虫蚀粒等的原料,保持加工设备和环境卫生、清洁,加工后成品存放于宽敞、清洁、通风、具备控温控湿措施的仓库,定时取样检测成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发现超标批次,单独存放,避免污染扩大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且适用的黄曲霉毒素现场实时检测方法。以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试纸为例,消费者只需要将牛奶等产品滴1滴在试纸上,就可以在10分钟之内检测出自己手上的牛奶是否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另外,在农作物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前期,对污染风险大的区域或农产品及时参照相关生产控制技术规程进行防御和隔离。对于已经受污染的农产品,食品加工过程中可通过降解和去除技术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农民日报)

济南砖块微机压力测试机

万能拉力机资料

疲劳测试机厂家

济南扭转疲劳试验台视频

受电弓综合性能实验台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