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花姜属

保障粮食安全支撑丰产稳产草茱萸属

2022-07-13 17:52:57  思茅农业网

保障粮食安全支撑丰产稳产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产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安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中国气象局作物产量预报团队的最高使命。

作物与气象的不解之缘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介绍道:“在作物品种、土地肥力、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农业政策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变化的关键因子。”因此,作物产量预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动态监测气象条件,特别是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利弊影响的过程。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出频率高、强度大、危害重的态势,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损失超过500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其中,旱灾对粮食生产危害最大,涝灾危害次之。

作物产量预报技术主要是综合利用作物生长期间的气象条件、作物长势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建立作物产量气象预报模型。同时,利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建立作物遥感长势监测和遥感估产模型。在综合各类预报模型预测结论的基础上,形成作物产量的客观预报。

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今年,我国夏粮继续增产,但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形势。“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迎波分析认为,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耕地数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等现象,使得我国粮食增产难度不断加大。而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这对做好作物产量预报工作提出更多需求和更高要求。

气象部门独具三大优势

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研制了基于回归统计模型的作物产量气象预报模式,并对遥感估产进行了研究;90年代,逐步建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的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作物产量预报通过为各级政府服务,在防灾减灾和宏观决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气象部门独具的三大优势——日益完善的农业气象观测网、多元化的作物产量预报技术、规范协调的会商服务体系,为此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气象部门拥有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2124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可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生长环境条件。同时,气象部门还拥有国内外实时和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国外主要农作物生产国的基本气象数据。这些专业规范的农业气象观测网及丰富的资料为作物产量预报工作奠定了数据基础。

此外,“利用客观、科学、先进的方法预报作物产量是气象部门最大的优势。”毛留喜认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气象部门已拥有基于农学参数、关键气象影响因子、气候适宜度、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以及卫星遥感资料的作物产量预报技术。这些多元化的预报技术成为作物产量预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每年5月中旬、8月下旬,中国气象局都会组织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承担单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的农业气象专家进行全国夏收粮油作物、秋收粮棉作物及全年粮食作物产量预报会商。参加会商的还有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粮食局、民政部等部门。省级气象部门也组织省内各地(市)业务单位开展相应会商。这种定期举行的农作物产量预报会商、座谈,有助于形成合作联动的服务机制。规范协调的会商体系为深入掌握农业生产实际、定量研判气象条件的利弊影响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永无止境的预报准确率追求

冬小麦、油菜、早稻、玉米……如今,作物产量预报种类纷繁多样。宋迎波说:“目前,气象部门可在收获前两个月左右发布主要作物平均单产、总产量丰歉趋势预报,可在作物收获前1个月左右发布主要作物平均单产、总产量定量预报;近年来还实现了冬小麦、早稻、晚稻、棉花等作物产量的逐月动态预报。”此外,对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作物产量预报也已纳入业务运行中。

部分省、地(市)和县级气象部门还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水果、蔬菜、牧草等特色农业产量预报服务。对于这些作物产量预报,气象部门及时上报国务院以及中农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

一年一个目标,每年都有进步。据了解,今年我国冬小麦产量预报准确率达到98%。近5年来,国内作物产量(单产、总产)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8%左右;国外农作物近5年总体预报准确率在95%左右。2013年12月,汪洋副总理曾提到,全国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预报准确率达到99.99%,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毛留喜还记得,2012年,美国粮食主产区发生严重干旱,美国国内预测玉米、大豆产量将大幅下降,引起国际粮价的极大波动,这也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潜在威胁。当时,我国气象部门给出了与美国不同的结论,后来被证实此结论更接近实际,从而为我国粮食进出口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民之本在粮,国之基在农。开展客观、定量、动态的作物产量预报,可使决策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粮食产量动态,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为调拨、贮运、进出口贸易、合理安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确保粮棉作物丰产稳产提供有力保障。这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气象局网站)

万明塑料制品价格

新泰市宫里镇圣春餐馆

峨眉山蜀光润滑油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锅炉报价

龙口惠百发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上饶县浙华草、竹编工艺厂

高清数码摄像机报价价格

新野县车博士汽修店

五粮液酒标报价

工业铝箔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